
今天 (2013 5/23),由台湾云端运算产业协会的主导下,台湾的硬体厂商以及 Facebook 代表见证下,成立 Open Compute Project 台湾分会,为日本 OCPJ 之外的第二家分会。
脸书代表 Charlie Manese 在简报中指出脸书的数据量一直往上成长,资料中心的需求很大,而跳过品牌商与硬体商接洽,可以针对需求客制化,并且减低能源消耗,增加处理效率。工研院代表说希望台湾不只是拥抱 OCP,还要让 OCP 认证实验室能在台湾,除了硬体厂商能就近获得认证外,还可以参与 OCP 标準的运作。
争取设立在台湾的 OCP 认证实验室
工业技术研究院云端中心主任阙志克
OCP 的 T-shirt
大合照
纬颖洪丽寗总经理
在台达电子工作的翟本乔,虽然公司主要是做电源供应器,但要求提问获得允许后,以软体商角度看待 Open Compute Project 台湾分会成立这件事。翟本乔曾在 Google 工作,相当了解软体的重要。他以个人软体的背景,指出致辞人提到 IBM 相容 PC 的推出使规格单一,初期虽然使台湾硬体厂赚钱,但依循 IBM 相容 PC 规格的厂商,随着时间钱是越来越难赚,越来越多竞争者出现。台湾厂商继续走 OEM 路线是越来越难走,遵循脸书的标準后,如果提不出加值服务,单纯 OCP 标準的资料中心设备只有被砍价的份,脸书享受低廉资料处理成本。
翟本乔
整场 Open Compute Project 台湾分会由台湾云端产业协会的会员,除了工研院之外,还有多家硬体大厂像是华硕、英业达、台达电、技嘉、纬创旗下纬颖,电信商中华电信、远传、台湾大。宏碁、广达虽未加入,但也到场了解 OGP 的发展。值得注意的是 Canonical,也就是开源作业系统 Ubuntu 背后的开发商,他们公司有参与国际 OGP 的发展,台湾的部门也有代表来。Canonical 有不少的云端服务像是云端硬碟 Ubuntu One,但在台湾由硬体商主导下感觉被 Dororo 了。
虽然因为云端科技使得台湾硬体厂商陷入困境,被讥讽只会卖硬体。但台湾在国际厂商全球布局下,基于地区节点还有安全问题,台湾仍有资料中心设置的需求。台湾硬体商在 PC、笔电等项目销售不再有爆炸性成长的情形,即使能靠 OCP 牌而卖出一些资料中心所需硬体,仍要思考能端出来的加值服务。